——美国的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
▌面对死亡也要追求:一切都只为了能活得自在
列克星敦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让整个新大陆都震动了起来。
1775年6月15号,第二届大陆会议开会时,各州代表都在场,大家一致同意让华盛顿来当大陆军的总司令。到了第二天,大会就正式跟华盛顿说了这个重要的决定。
就在那会儿,他心里挺激动,44岁的他老实地说:“我知道这任命是给我很大的面子,可我心里直打鼓,觉得自己能力和带兵的经验可能不够挑这大梁。不过,既然议会这么决定了,那我就硬着头皮上,一定会使出老命来干好这份神圣的工作。”
但他没有接受大陆会议给他每个月500美元的薪水,他说:“我可不是为了钱,才离开家人过上这种苦日子的。”仅仅过了5天,他一拿到大陆会议的任命书,就立刻出发去了战场。他心里明白,战场上生死难料,甚至可能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所以在走之前,他给家里人立下了遗嘱。
6月18号,他给老婆写了封离别信,里面的话特别诚恳:“帕齐,你得知道,这官儿可不是我自己去争的。我使劲儿想推掉,一是因为我实在舍不得你和咱们这个家,二是我心里清楚,我这能力,真的干不了这活儿。想想咱俩在家那一个月,那才叫真正的幸福呢,比我在外地熬上好几年才可能有的那点盼头,强太多了。”
在6月19日写给朋友的那封信中,他又说自己“既没本事又没经验,承担这么重要的任务真的很难”。他能拍胸脯保证的就三件事:“相信咱们做的事是对的;对工作尽心尽力;不贪不占,一心为公。”从这些私底下写的信里,能感觉到他的谦虚可不是装出来的。
华盛顿带领的队伍衣服破旧,武器简单,大都是临时找来的人,没怎么训练过,而他的对手却是当时号称“永不落”的全球最强军队。1776年圣诞节那晚,在特伦堡的战斗中,华盛顿出其不意,赢得了大胜,大家都说这是“军事上的一个大惊喜”。于是,大陆会议做了个重要决定:把带兵打仗的权力全部交给华盛顿将军。
拿到这么大荣誉和权力,他更多感受到的是责任。在给大陆会议的信里,他真诚地写道:“大陆会议给了我军事上最高、几乎没限制的权力,我真是非常荣幸。但我从没想过,因为大家这么信任我,我就能不管公民的责任了。我一直记得:刀剑只是实在没办法时用来保护自由的,等自由安稳了,就得把它们收起来。”
大陆会议曾一度特别授权给华盛顿60天的大权,让他能任命到准将以下的军官,征用各种军事物资,还能把可能被敌人利用的东西运走或藏起来。但华盛顿从没被权力迷惑,他一直认为“只有为了保卫自由,我们才不得不用刀剑”,这恰恰体现了他那颗最纯洁无私的心。
关键时刻,华盛顿没有接受成为国王的提议。
就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华盛顿望着走过的路,眼眶湿润了。这六年里,他为了这场仗,一次家都没回过,就算路过家门也狠心不进去。因为这漫长的战斗,他早早白了头,眼睛也快看不清了。而且,在这场战争中,好多并肩作战的兄弟都在他身边倒下了......
1781年,大局已定,多年的战火让大陆军成为了新美国的中坚力量,既有组织又勇猛无比。作为总司令,华盛顿立下赫赫战功,名扬四海,是美国人心中的大英雄。每当军队内外碰到难题,他总能挺身而出,靠自己的力量一次次化解危机。
那是在18世纪80年代头几年,那时候法国那场惊天动地的大革命还没影儿呢。英国呢,自从光荣革命以后,一直实行的君主立宪制,让这个国家变得既繁荣又稳定,老百姓也挺自由。而在远隔重洋的美国新大陆上,有人开始琢磨着要搞个君主制。你说这新大陆上的人都不是本地人,也没啥世袭的规矩,那到底谁能当这个新君主呢?大家伙儿一想,嘿,那华盛顿将军不是挺合适嘛,他手里有兵,独立战争也是他打赢的,威望高得很,让他来当君主,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嘛!
最先想出这个点子的是华盛顿手下的一位将军,之前当过米夫林堡头头的刘易斯·尼古拉上校。1782年5月份,他给华盛顿写了封信,里面说了好多军队碰到的不公平事儿,还都怪到了共和政体头上,他说:
那种带我们克服重重难关、赢得胜利的能力,还有那些在军队中广受尊敬的品质,肯定能引领我们在和平的路上稳步前行。有些人会把独裁和君主制搞混,觉得它们分不开。所以,我提议的这个政体领导人,称号听起来会更温和些。但要是别的问题都解决了,我觉得用国王这个称号也挺有道理的。
看到你让我好好想想的意见,我真是大吃一惊。得实话告诉你,战场上发生的任何变故,都没像你说的部队里头的那种念头更让我心里难受。我对这种想法感到非常厌恶,必须狠狠批评一顿。
我真不明白我咋就做了啥,让你写了这样一封信,我觉得这信里头说的事儿,对我们国家可是个大麻烦。要是我还算了解自己,那你肯定找不到一个比我更反感你计划的人了。......你要是还在乎你的国家,心疼你自己和后代,或者尊重我,那就赶紧把这些念头忘掉,千万别让你或者别人再有这种想法了。
在那个重要的历史关头,华盛顿毅然决然地没接受当国王的提议。他这样做,对美国避免走上君主制道路超级关键。想想看,连美国最有威望、最有实力的人都站出来反对君主制,明确不接受国王的称号,还有谁敢不顾众人反对去当国王呢?正是华盛顿的这个决定,给美国走民主道路开了个好头。
从当将军到做普通老百姓:能屈能伸是一种智慧
1783年9月3号,英美两国签署了和平条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啦。经过漫长的8年艰苦斗争,美国终于获得了自由、独立和尊严。
11月2号那天是周日,在普林斯顿边上的洛基希尔,华盛顿对着跟他打了多年仗的士兵们,发表了很感人的离别讲话,“他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满怀深情地跟大家说再见了,这一别就是好久。”
他讲道:“你们在军队里都是勇猛无比、屡战屡胜的勇士;到了社会上,也定会成为品德优良、大有作为的好公民。”“普通日子里的节俭、稳重和勤劳这些好品质,跟战场上那种英勇无畏、永不言败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一样重要。”说完这些,他坦诚地说出了自己很想退役,过上普通生活的愿望,“离别的时刻眼看就要到了,他就要彻底告别过去的舞台啦。”
过了两天,华盛顿坐船离开纽约港的时候,岸边送别的人群密密麻麻,像海浪一样涌动。他眼里泛着泪光,不断地挥动手上的帽子,和一起在战场上并肩作战8年的兄弟们难舍难分。
12月23号那天,在安纳波利斯,华盛顿跟大陆会议说,他不想当官了,还亲手把大陆军总司令的职位给交了回去,正式回家种地去了。第二天一早,他就急急忙忙出发,沿着他熟悉的波托马克河,一刻不停地赶回他日思夜想的家乡弗农山庄。
戏落幕了,我卸下公职重担,感觉轻松多了。往后余生,我盼着能为好人做点啥,好好修炼自己。对华盛顿而言,那动荡的战斗日子已经过去,新生活拉开了序幕。年过半百的他,打算在乡村田园安度晚年。他给在法国的老战友拉法耶特写信,信里满是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满足。
侯爵大人,我现在啊,就在波托马克河边过着老百姓的日子,在自家的葡萄藤和无花果树下悠悠地乘凉,军营的吵闹、公事的繁忙都离我远远的了。我现在这份安静和幸福,是那些一门心思追名逐利的将军、整天算计着怎么吞并别国来满足私欲的政客,还有那些老想着怎么讨国王欢心的小丑们,根本体会不到的。我啊,就盼着能一个人悠悠地散步,心里美滋滋的,走完我这辈子,觉得这样就挺好。
对他来说,从将军身份变回普通公民,是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儿,就像当初响应国家号召去服役一样,那是他必须做的,是他的分内之事,也是身为军人的骄傲,是他做人坚守的底线。等战争胜利,一切尘埃落定,他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开这个战场,不带一点不舍和牵挂。
在前进或后退的选择里,在高高在上的权力和简单平凡的百姓日子间,他总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他是个勇士,也是个老百姓,为国家出力他觉得理所当然,就像是老天的安排,也是他从心底里对这片土地的爱。对于大陆会议和美国百姓给他的那些大奖,他一直心里很感激......
他渴望田园日子的安详,不乐意显摆自己打天下的功劳,免得被人说成是想捞个好名声。就连老朋友克雷克医生,受一个作者之托想给他写传记,也被他婉拒了。他觉得,如果只夸他一个人,不提整个独立战争,会让他觉得难堪和不自在。
和那些为了名利不择手段的人大不一样,他追求的是另一种生活态度,更喜欢心灵上的宁静。因此,在自家葡萄架和无花果树下度过的时光,成了他这辈子最难忘的记忆。他曾说:“我真希望能悄悄地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不再和尘世的纷扰有瓜葛。”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他坚决地拒绝了当国王的诱惑。在历史上,他是第一个打完仗就直接回家的将领。
要想明白美国文明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就不能不提那些像华盛顿一样的“大佬”级国父们:亚当斯、杰斐逊、麦迪逊、汉密尔顿、富兰克林,还有更早的温斯罗普和后来的林肯。他们都不是圣人,有的心里也打着小算盘,但他们敢于正视人的本性,好好琢磨权力怎么会影响人性,又该怎么把权力管住。就因为这样,美国从一开始就没出现过独裁者,这才有了美国民主的传奇。
和谐社会喜欢男士做有礼貌的人,而不是凶猛好斗的汉子。英国以前是全球最牛的国家,但它不是因为有很多勇猛武士而出名,而是因为有众多绅士被世人所知。美国建国的经历显示,如果一个国家的人都能像信仰坚定的绅士那样为人处世,那么这个国家就会非常强大。绅士的风度不光体现在对待女士上,更体现在追求自由、保护文明的行动上。
所以,先知书店精心挑选了两本讲述美国建国过程中“绅士风度”如何发挥关键作用的书籍——《智者治国》和《奇迹般的民主》,带你解开美国建国的秘密。
《智者治国》——讲述那些奇特历史创造者的有趣往事,帮你形成全面又深刻的历史看法。
这本书讲的是美国创建时的八位大佬——华盛顿、亚当斯、杰斐逊等人的故事。他们做的好事、碰的钉子、心里想的、坚持的信条,都像一幅幅精彩绝伦的人生图画,慢慢在眼前铺开。读者能跟着这些伟人,回到两百年前那个热血沸腾的时代,再次探寻美国是怎么一步步壮大起来的,以及它背后的道德根基和精神力量。
《民主的大胆尝试》——一个前所未有的探索:这次会议,把人类遇到的所有政治难题都摆上了台面。
这本书生动描绘了联邦制宪会议上的激烈辩论,带你见证美国先辈们如何通过“争吵”制定了影响国家两百多年的重要文件。它就像是《联邦党人文集》的通俗版故事书,是讲述制宪会议书籍中最容易读懂的一本,深受美国学生的喜爱,中文版也得到了资老、刘苏里、刘瑜等人的共同推荐。由于各种原因,这本书已经缺货近三年,市面上甚至卖到了100多元。不过,先知书店和出版社合作,特别推出了独家版本,只要55元。
美国首次创建了一个没有国王或皇后的国家,这可是前所未有的。200多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200年前写的那本宪法大体上还能用。那些当年参与建国的“大佬们”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怎么会有这么长远的眼光?他们是怎么把梦想变成真的?下面这两本书给出了详解。可以说,这两本书就像是两份教人们如何限制权力的行动指南。
#百家说史# #6月发文冲刺#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深富策略-实盘股票配资平台-股票配资论坛在哪里找-股票配资平台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