舷号为“51”的076型两栖攻击舰,首舰“四川”号计划于2024年12月27日下水,这一备受瞩目的事件引起了防务观察人士和军事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作为全球首款满载排水量至少4万吨的电磁弹射型两栖攻击舰,其动态自下水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在位于沪东中华造船厂这座现代化船坞内。
根据最新公开的图像显示,“四川”舰的飞行甲板上,红旗飘扬,密集地插满了各色旗帜,发出了一个不言自明的信号——这艘舰船即将离开船厂,前往进行首轮海上试验。这种在下水舾装之后舰船上插满旗帜的做法,已成为中国大型水面舰艇进入海试前的标准流程。每面旗帜都代表着船上不同的系统或部件,旨在方便对这些系统进行监控和调试。可以看出,“四川”舰的舾装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距离首次海试的日子日益临近。
“四川”舰采用双岛式上层建筑设计,舰体内部设有宽阔的机库,其配备的大型升降机能够将各种舰载机,包括战斗机、直升机和无人机,高效地运输至甲板或存入机库中。此外,该舰还装备了类似于003型航母“福建”舰的大型电磁弹射系统和阻拦索装置,具备了弹射起飞和阻拦降落多种战斗机及固定翼无人机的能力,让其在诸多方面展现出与航空母舰相似的功能。
展开剩余57%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四川”舰上的设计也考虑了多用途作战需求,设有坞舱、车辆舱和物资舱等,具有能力搭载气垫登陆艇、冲锋舟以及高速快艇,能够有效运送水陆两栖坦克、突击炮和自行火炮以及参与登陆战役的海军陆战队部队。舰上的物资存储空间充足,使其具备强大的战斗装备和兵力投送能力,可以与驱逐舰、护卫舰等多个舰种协调作战,执掌制空权、进行对海打击、实施抢滩登陆及夺取离岛等复杂的立体作战任务。076型舰的多功能特性,无疑赋予了其在海上作战中展现全面立体作战能力的优势。
随着“四川”舰即将进行海试,意味着其动力设备、电力系统、导航与通信系统、损害控制系统等多项海试所需设备的安装和初步调试工作已经完成,并且都已通过严格的检查,达到了出海的标准状态。考虑到“四川”舰作为全球首款新型大型水面舰艇,其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无疑模糊了航空母舰和两栖攻击舰之间的界限,因此国内外军事爱好者对其即将进行的海试充满期待,尤其是对电磁弹射系统的测试尤为关注。
最人们所关心的除了既往提到的攻击-11隐形无人机外,真正值得期待的则是歼-35隐形舰载战斗机的表现,届时是否会在076型舰上进行电磁弹射起飞及阻拦索着舰的测试将是一个焦点。著名军事观察杂志网站此前曾表述,这艘满载排水量达到4万吨的076型两栖攻击舰,在某种意义上不仅是才算是货真价实的轻型航空母舰,同时也具备了两栖攻击舰所需搭载气垫登陆艇和两栖装甲战车的能力。
若未来确定可以将具备双发超音速巡航能力的歼-35隐形战斗机上舰,“四川”舰的综合作战性能无疑将获得显著提升,甚至可能超越“美利坚”级“闪电航母”,融合F-35B垂直起降联合攻击/战斗机的特性,从而将这款美制的两栖攻击舰转变为一款具有真正轻型航空母舰特质的新型战舰。
发布于:天津市深富策略-实盘股票配资平台-股票配资论坛在哪里找-股票配资平台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